童生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院试(即童生试)也叫“童试”,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,只有通过了县试、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,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。
秀才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院试(即童生试)也叫“童试”,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,通过县试、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以童生身份参加院试,通过院试的考生被称为秀才,他们有资格参加下一级的乡试。
举人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“乡试”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,因在秋八月举行,故又称秋闱(闱,考场)。主考官由皇帝委派。考后发布正、副榜,正榜所取的叫举人,他们有资格参加下一级的会试。
解元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“乡试”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,因在秋八月举行,故又称秋闱(闱,考场)。主考官由皇帝委派。考后发布正、副榜,正榜所取的叫举人,靠前名叫解元。
贡士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“会试”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,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,因在春季举行,故又称春闱。考试由礼部主持,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,通过录取的为贡士。
会元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“会试”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,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,因在春季举行,故又称春闱。考试由礼部主持,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,通过录取的为贡士。靠前名称会元。
进士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会试合格后的贡士可参加殿试。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,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。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,只考时务策一道。殿试毕,次日读卷,又次日放榜。合格的统称进士。进士榜称甲榜,或称甲科。进士榜用黄纸书写,故叫黄甲,也称金榜,中进士称金榜题名。
探花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殿试由会试合格后的贡士参加,皇帝亲自主持,只考时务策一道。殿试毕,次日读卷,又次日放榜。录取分一、二、三甲。一甲取三名,赐进士及第,第三名称探花。
榜眼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殿试由会试合格后的贡士参加,皇帝亲自主持,只考时务策一道。殿试毕,次日读卷,又次日放榜。录取分一、二、三甲。一甲取三名,第二名称榜眼。
状元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:院试——乡试——会试——殿试四级。
殿试由会试合格后的贡士参加,皇帝亲自主持,只考时务策一道。殿试毕,次日读卷,又次日放榜。录取分一、二、三甲。一甲取三名,赐进士及第,靠前名称状元。中状元者号为“大魁天下”,因其为殿试靠前甲靠前名,又别称“殿元”。